274.大明火器(下)-《不装了,其实我是朱重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大明嘉靖二十七年,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(今浙江鄞县东南)战斗中。

    意外俘获一些善于制造火绳枪(日文汉字:铁炮)的日本人,以及部分火绳枪。

    马宪、李槐学习了制造火绳枪的方法,并在其基础上,加以研究改进。于大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“比西番尤为精绝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枪。

    而且手笔极大,一上来就是一万把。

    大约在同时,鲁密国(今土耳其)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中国进贡火绳枪,中国古代著名火器专家赵士祯,在万历二十五年,呈上了《用兵八害》的条陈,建议制造鲁密国进贡的番鸟铳,经兵部议交京营试制。

    赵士祯唯恐京营“制造打放两不如法”,就登门求教朵思麻,详细了解了制造和使用方法,并自己出资召集工匠进行试制。

    万历二十六年创制了比鸟嘴铳射程更远的火绳枪,称之为“鲁密铳”。

    这种铳加长了枪管(4尺5寸),重量略大于鸟铳(6―8斤),射程远(150        米),威力大,在结构上更优于鸟嘴铳。

    《武备志》说:“鸟铣:唯鲁密铳最远最毒”。

    同时还研制出最新式的火器“掣电铳”和“迅雷铳”,前者兼具西洋铳和佛郎机的优点,后者并有鸟铳和三眼铳的长处。

    射程很远,可达百步。

    所以周乾已经打定主意,让陶深他们开始研究,可以先做一万把,到时候让军器局好好的实验。

    周乾看到火铳,就忍不住细细的摸了起来,还打算让李胡子带着自己去不远处的靶场,好好的试试。

    “殿下,不可!”

    wap.

    /84/84133/20644271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